鐵路壓板是鋼軌與軌枕(或軌道板)連接的關鍵部件,其作用是通過螺栓等緊固件將鋼軌固定,保證軌道的穩定性和列車行駛安全。保養鐵路壓板需從**外觀檢查、緊固狀態、磨損與腐蝕、配合部件聯動性**等多方面入手,結合其工作環境(露天、承受振動和荷載)的特殊性,制定針對性保養措施。以下是具體保養要點:
一、定期外觀檢查:及時發現顯性損傷
外觀檢查是保養的基礎,需重點關注壓板是否存在物理損傷,避免因局部破損影響整體固定效果:
1. 裂紋與變形檢查
- 用目視或放大鏡觀察壓板本體(尤其是與鋼軌接觸的承力部位、螺栓孔周圍)是否有裂紋,這是最危險的隱患——裂紋會在列車荷載反復沖擊下擴展,導致壓板斷裂、鋼軌松動。
- 檢查壓板是否因受力過大發生變形(如彎曲、翹曲),變形會導致與鋼軌或軌枕的貼合度下降,降低緊固力。
2. 表面損傷檢查
- 查看壓板表面是否有因列車輪緣摩擦、異物撞擊造成的凹坑、劃痕,若損傷深度過大(超過材料厚度的1/3),可能削弱其強度。
- 對于有涂層(如鍍鋅、涂漆)的壓板,檢查涂層是否脫落,避免基材暴露后加速腐蝕。
二、緊固狀態維護:防止松動引發軌道位移
壓板通過螺栓(或彈條)與軌枕連接,其緊固狀態直接影響鋼軌的穩定性,需重點保養:
1. 螺栓/緊固件扭矩檢查
- 定期使用扭矩扳手檢測緊固螺栓的扭矩值,確保符合設計標準(不同軌道類型、荷載等級的扭矩要求不同,如高鐵軌道壓板螺栓扭矩通常在300-500N·m)。
- 若發現扭矩不足,需及時復緊;若螺栓滑絲、斷裂,必須立即更換同規格、同強度等級的緊固件(禁止混用不同型號)。
2. 防松裝置檢查
- 對于配備防松螺母、彈簧墊圈、開口銷等防松裝置的壓板,檢查其是否完好:防松螺母是否鎖緊、墊圈是否變形失效、開口銷是否斷裂或脫落,缺失或損壞時需及時補充更換。
3. 壓板與鋼軌貼合度檢查
- 用塞尺檢查壓板與鋼軌軌底的間隙,正常情況下應貼合緊密(間隙≤0.5mm)。若存在間隙,可能是壓板變形、螺栓松動或鋼軌位移導致,需調整后重新緊固,避免列車通過時產生異響或振動加劇磨損。
三、腐蝕與磨損處理:延長使用壽命
鐵路壓板長期暴露在戶外,受雨水、灰塵、化學物質(如沿海地區的鹽霧、工業區的污染物)侵蝕,且在列車振動中與鋼軌、螺栓發生摩擦,需針對性防護:
1. 腐蝕處理
- 對輕微銹蝕的壓板,用鋼絲刷、砂紙打磨除銹后,涂刷防銹漆或鍍鋅修復劑(注意與原涂層兼容);
- 對銹蝕嚴重(如螺栓孔銹穿、本體厚度減薄超過10%)的壓板,需直接更換,禁止繼續使用。
2. 磨損修復
- 檢查壓板與鋼軌接觸的工作面(通常為弧形凹槽)是否磨損過度:若凹槽變形、出現臺階,會導致鋼軌受力不均,需通過打磨修復(僅適用于輕微磨損)或更換新壓板;
- 螺栓孔若因磨損出現橢圓變形,會影響緊固效果,此類壓板需報廢更換。
四、配合部件聯動性檢查:確保整體功能穩定
鐵路壓板并非孤立存在,其性能依賴與軌枕、鋼軌、墊片等部件的配合,保養時需聯動檢查:
1. 軌枕/軌道板狀態
- 檢查壓板下方的軌枕(或軌道板)是否有開裂、破損,若軌枕松動或變形,會導致壓板受力失衡,需先修復軌枕基礎,再調整壓板緊固度。
2. 墊片檢查
- 壓板與軌枕之間的調整墊片(用于微調鋼軌高度)需保持平整,無破損、移位。若墊片斷裂或重疊,會導致壓板受力不均,需更換同厚度的墊片并重新找平。
3. 周邊雜物清理
- 定期清理壓板周圍的碎石、泥沙、鐵銹等雜物,避免雜物堆積導致壓板被頂起或腐蝕加速(尤其是多雨地區,需防止積水浸泡)。
五、環境適應性保養:針對特殊場景強化防護
不同環境下的鐵路壓板需差異化保養:
高溫/嚴寒地區:重點檢查螺栓的熱脹冷縮影響,夏季需防止螺栓因熱脹松動,冬季需避免冰雪凍結導致壓板卡滯;
潮濕/沿海地區:增加防銹處理頻率,可采用鍍鋅+涂覆防腐涂層的雙重防護,定期檢查鹽分侵蝕情況;
重載鐵路區段:因荷載大、振動劇烈,需縮短檢查周期,重點監控壓板變形、螺栓松動和磨損速度,必要時更換高強度材質(如合金鑄鋼)的壓板。
總結
鐵路壓板的保養核心是**“防松動、防腐蝕、防損傷”**,需結合外觀檢查、緊固維護、環境適配三方面,通過定期巡檢(如日常巡查、月度專項檢查、季度全面維護)及時發現問題,確保其對鋼軌的固定作用穩定可靠,最終保障列車行駛的安全性和軌道的使用壽命。
|